背景
「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最近新词频出,使我困惑不已,感觉跟不上时代,现在又冒出来一个「工业互联网」,它究竟是什么?是另外一张互联网吗?在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先来看看官方媒体的描述:
- 工业互联网是什么 (来源: 人民日报)
工业互联网是链接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支撑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形成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
从定义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不是另外一张互联网,而是互联网向工业生产领域拓展。
那么工业互联网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工业互联网的内容
看看官方的解读和标准中的相关描述:
- 工业互联网体系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来源:中国政府网)
在工业互联网三大体系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需求,构建起海量数据采集、汇集、分析的体系,是支撑制造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其核心要素包括数据采集体系、工业PaaS平台即“平台即服务”平台、应用服务体系。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促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 (来源:工信部)
工业互联网以泛在互联、低成本计算、安全可信、可互操作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为着眼点,构建贯穿工厂内全层级、工厂外全价值链的高可靠、高带宽、高连接数、低时延的工厂内网络和工厂外网络,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追踪和管理,满足工厂内部智能化、网络化以及与外部交换需求。从广义上来看,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球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集成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数据、安全等部分。
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网络、平台/数据和安全。
工业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作者:梁曦)一文在这方面总结得很好:
当前,工业互联网的热度不断提高,已成为政府、制造企业、互联网公司、物联网公司、电信运营商、IT和自动化厂商等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在框架、标准、测试、安全、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成立了汇聚政产学研的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等。在新型网络的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以及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涌现出一批综合集成解决方案,形成了一批验证示范平台和优秀应用案例。发源于三一重工的树根互联发布了根云平台;家电巨头海尔则发布了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同时,各类物联网平台也十分活跃,例如机智云、艾拉网络等,中国移动则于2014年就推出开放的物联网平台OneNET。而BAT也在积极拓展物联网云服务,华为也携手GE联合发布了基于工业云的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融合了华为边缘计算物联网(EC-IoT)方案和 GE 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 Predix。未来,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成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工业互联网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体系最重要的载体。
根据经济参考报的消息,工信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2020年进入应用期:
据悉,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在推动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升级的基础上,在工业领域逐步部署IPv6、窄带物联网(NB-IoT)、软件定义网络(SDN)、5G等先进技术,并以此形成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和生产体系。
工信部透露,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将初步形成,有望建成10个左右跨行业、跨领域,能够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的企业级平台;到2020年,我国还将利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契机,培育30万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30万家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业务。届时,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将初步显现。
据悉,我国将会率先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电子元器件等企业推广相应的网络升级和技术应用,同时会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帮助企业形成一系列具备联网、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和智能生产流程。业内普遍认为,一旦工业互联网技术得以快速应用,上述产业将顺利进入智能化生产时代。